陽光下,銀川市賀蘭縣南梁臺子鐵西村辣椒種植基地一片豐收忙碌的景象。紅椒、綠椒掛滿枝頭,工人們正在有序地采摘、分裝、打包、裝車,很快,這些辣椒將被送往冷庫,經冷藏后運往廣東、湖南、湖北等地。47歲張金國是這片辣椒種植基地的主人,他是村里辣椒種植大戶,帶動周邊14戶農民一起種植“金鼎綠箭”這個辣椒品種。5年來,他的種植基地從2畝擴展到40多畝,年純收入16萬元左右,不僅一家人到生活大幅改善,還為當地婦女就業開辟了新路徑。
正在采摘辣椒的喜銀花。
30歲的喜銀花是鐵西村7隊的村民,2年來,她一直在基地打工,每月收入2000多元,還能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。“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,自從自己掙上錢,花錢再不用看男人的臉色,一家人的生活也在慢慢變好。”8月1日,正在辣椒地里忙碌的喜銀花說,白天,她在地里采摘辣椒,晚上在朋友圈做微商,代賣60多種商品,雙份收入讓她對好日子充滿了期待。
辣椒長勢喜人。
在張金國的辣椒基地,像喜銀花一樣就地打工的村民有15人。張金國說,基地發展到今天,很不容易。2015年,他在自家地里開始試種辣椒,眼看著要掛果了,秧苗幾天之內全部死了。“1畝地投了3000多元,一下子損失了這么多,欲哭無淚。”張金國說,后來,他才知道種植辣椒不能大水漫灌,必須要有滴灌設施。第二年,他試種的5畝辣椒純收入達到了3.5萬元。“辣椒比糧食好種,不容易生病,賣價也比較好。”鐵西村的土地因為富硒,且氣候晝夜溫差大,辣椒的甜度、辣度和硬度受到了外地人的青睞,質量上去了,銷路就打開了。
村民們在辣椒地里采摘辣椒
張金國逐步擴大種植規模,家里的光陰一天比一天好,陸續添置了拖拉機、收割機、小汽車等。2017年,一家人在賀蘭縣城買下了一套105平方米的樓房。“只要好好干,日子一天會比一天好。”張金國說。
“今年,村里打算幫助張金國建冷庫、注冊商標、繼續擴大種植規模,讓辣椒大王的小康路越走越寬。”鐵西村駐村第一書記蘇林說。
鐵西村“枸杞合作社”出產的枸杞
蘇林去年從銀川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來到鐵西村擔任第一書記,他告訴記者,鐵西村是吊莊移民村,目前,正以發展特色產業為重點,加快經濟從“輸血”型向“造血”型轉變。村委會不僅支持種植大戶實現規模化種植,還成立了“枸杞合作社”,初步實現了生產、加工、銷售一體的經濟體系,較好地實現了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的目標。(寧夏日報記者 徐佳敏 張濤 文/圖/視頻)